当地时间10月28日,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巨头——**英伟达(NVIDIA)**在华盛顿召开了备受瞩目的GTC开发者大会。CEO黄仁勋登台,再次点燃全球AI圈的热情。这一次,他不再只谈芯片,而是勾勒出一幅更宏大的蓝图——AI与物理世界的融合时代正式到来。

数字孪生:AI连接物理世界的“超级接口”
黄仁勋在演讲中指出:
“数字孪生是AI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核心载体,将重构医疗、工业、能源等领域。”
数字孪生并非虚幻的概念,而是将物理模型、传感器数据、运行历史、AI仿真完美结合,让虚拟空间成为现实世界的“镜像工厂”。从产品设计、运维监控,到能耗优化、预测决策,一切都能在虚拟世界中提前演练。
英伟达正在推动的“AI驱动数字孪生核聚变反应堆”堪称这一理念的最佳示范。传统核聚变实验昂贵、周期长,而AI数字孪生通过深度学习历史与实时数据,能以秒级速度预测等离子体行为。就像AI天气预报预测气候一样,如今AI能预测核能中的“风暴”变化——这意味着,能源革命正在被AI重写。
物理AI × 机器人:让机器“理解世界的规律”
在物理AI领域,英伟达的重点放在了Omniverse数字孪生平台上。这不仅是虚拟仿真的工具,更是一个“训练机器人、设计工厂、模拟现实”的AI宇宙。
与机器人公司Figure的合作成为亮点。Figure正在使用英伟达的Helix视觉-语言-动作模型与Isaac平台,打造具备学习与行动能力的人形机器人。未来,这些机器人不再靠编程动作,而是通过数字孪生场景训练,理解物理世界的“因果关系”。
智慧工厂:从“造机器”到“造智能”
在业务增长部分,黄仁勋公布了惊人的数据:
英伟达Blackwell GPU出货600万片,累计订单高达5000亿美元。
更令人瞩目的是,英伟达正将“数字孪生”应用到自身制造体系中。在亚利桑那州、得州的AI工厂中,英伟达通过Omniverse完成了虚拟装配、机器人训练与生产流程优化,实现了“先数字化仿真,再实体建造”的工业新模式。这意味着——未来的工厂,先在虚拟世界中建成,再落地到现实世界。
生态共建:从AI模型到智能世界操作系统
为打造开放生态,英伟达宣布成为“全球开源模型最大贡献者”,目前已发布23个涵盖语言、物理、生物等领域的AI模型。
与此同时,它与多家全球企业联手:
- CrowdStrike:联合构建AI安全防御体系; 
- Palantir:加速结构化与非结构化数据智能分析; 
- Figure、迪士尼、强生:共建机器人数字孪生训练体系; 
- 梅赛德斯-奔驰:采用英伟达自动驾驶平台Drive Hyperion,实现量产级自动驾驶。 
从AI芯片到AI物理世界操作系统,英伟达正在用数字孪生+物理AI打通人工智能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从虚拟到真实的“镜像革命”
当AI开始理解物理世界,当数字孪生成为工业与能源的底座,未来的“世界版本更新”,或许就先在虚拟空间中完成。
这场由英伟达引领的“物理AI革命”,正悄然重构人类的制造方式、能源体系与智能生态。
正如黄仁勋在大会结尾说的那句话:
“AI不是在取代人,而是在重写物理世界的规则。”

 
    